隨著北京奧運會腳步的日益臨近,奧運產(chǎn)品收藏也不斷加速升溫。目前各種奧運藏品均炙手可熱。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認為,從4月份開始,奧運紀念品將進入新一輪的熱銷階段,4月30日奧運會倒計時進入100天后,奧運類藏品將迎來一次較大幅度的升值。
毫無疑問,奧運紀念品已成為今年收藏市場上最大的熱點。不過,回想以往的一些重大事件或活動,也出現(xiàn)過大量的相關紀念品,卻并不一定都給廣大收藏者留下美好的印象,甚至到現(xiàn)在想起來都覺得心有余悸”。由此,筆者提醒***者在收藏奧運紀念品時依然要有個度,至少要把握三原則”。
重視身份”
每次重大事件的發(fā)生,都會有一大批收藏紀念品隨之誕生,這就要求收藏者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紀念品中挑選合適的藏品,這樣才會具有較強的收藏意義與價值。
相對而言,權威部門發(fā)行的紀念品無疑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也具有更強的保值升值潛力。比如郵票、紀念幣、電話卡以及北京奧組委授權發(fā)行的一些紀念品。相反,對一些未經(jīng)北京奧組委授權而擅自制作、發(fā)售的紀念品,大家就要多留一個心眼,這不僅關系到侵犯知識產(chǎn)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收藏界歷來有講究出身”的慣例,收藏這樣身份”不明的品種,很難得到藏界和藏友的認同。
關注數(shù)量
再好的收藏品,判斷其收藏意義與價值的尺度還是一個發(fā)行量和存世量的問題。所謂物以稀為貴”,用在收藏領域中也完全合適。
香港回歸”小型張就是前車之鑒,雖然它是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盡管首次采用金箔印制小型張也具有極強的眼球效應”,但終究由于發(fā)行量太大而最終淪為打折一族”,讓許多收藏者至今仍懊悔不已。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對待奧運紀念品,我們在重視身份”的前提下,也要關注其發(fā)行量,那些由權威部門發(fā)行、并且發(fā)行量又比較適中的品種,才是收藏的理想選擇。
量力而行
可以想象,隨著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各種各樣的收藏品也紛至沓來,以一個人的收藏實力是很難包羅萬象”的,這就要求大家在選擇奧運藏品時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