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四個月就是馬航MH370失聯(lián)九周年的日子,在這近九年的時間里,許多失聯(lián)乘客的家屬依然在苦苦等待親人的歸來,雖然這種可能已經(jīng)是幻想,但對于家屬而言,這份執(zhí)念始終存于心間。
2014年3月8日凌晨,馬航MH370航班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后,朝著北京的方向飛去,這架航班原本的計劃飛行時間為6個小時,將會在清晨6點30分抵達北京國際機場。
機上共計有乘客227名和12名機組成員,其中中國大陸籍乘客153人,起飛不久后由于已經(jīng)深夜,許多乘客已經(jīng)入睡,此時的他們不會想到,一場噩夢即將襲來。
凌晨1點20分左右,飛機起飛40分鐘后突然失聯(lián),失聯(lián)地點位于馬來西亞與越南交界處,飛機失聯(lián)前并未向空管發(fā)送求救信號,這意味著飛機很有可能是突然遭遇意外導致失聯(lián)。
飛機失聯(lián)后,各國紛紛采取應急措施,并組成搜救隊伍進行搜救,但經(jīng)過長達數(shù)周的搜尋,依舊沒有找到航班的下落。
8日上午,馬航MH370失聯(lián)的消息被各家媒體以頭條報道,一時之間無數(shù)國人都在為飛機上的乘客祈福,此時最著急的,自然要數(shù)153名中國乘客的家屬們。
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啟動了緊急應急機制,全力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另一邊的搜救工作也在緊張進行著,誰都希望能夠聽到好消息的傳來。
然而在后續(xù)的搜救里,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多個國家的搜救隊伍,均沒有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線索,但搜救并未結(jié)束,在后續(xù)的幾年里,尋找馬航MH370的工作一直進行著。
時間來到2018年11月,馬航公司和乘客家屬舉行了見面會,宣布將于月底解散事故調(diào)查組,同時將一份調(diào)查報告交給了家屬們,這無異于給他們的心頭雪上加霜。
在對遇難者家屬的賠償上,馬航給出的標準是每人252萬元賠償金,但對于這份賠償,許多家屬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拒絕,他們始終相信自己的親人依然活著,他們愿意一直等下去,直到等到親人歸來。
一位年邁的母親說到:我相信我的兒子還活著,我不會接受賠償,我要等他回來!
另一位失去母親的女兒,同樣選擇拒絕賠償,選擇不放棄,這份執(zhí)念伴隨著他們走過一個又一個日夜。
今年年初的東航MU5735事故,將等待多年的MH370家屬的心再次牽動了起來,其中一位名為姜輝的家屬在社交平臺上,代表MH370家屬向MU5735家屬發(fā)去了慰問。
姜輝的母親是MH370上的乘客,當年飛機失聯(lián)的消息傳來時,姜輝的哥哥正在機場準備接機,他則是在家里等候,但哥哥的一通電話讓她頓時如墜深淵。
當姜輝趕到麗都酒店的時候,這里早已擠滿了收到消息的家屬,大家的臉上盡是愁容,起初他還抱著很大的希望,但直到十幾個小時后,飛機確認失事的消息傳來時,這個向來要強的大丈夫,還是不自主地走到一個角落里潸然淚下。
此后的幾年里,姜輝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有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每天都守著電視度日,屏幕上播放的總是新聞頻道,生怕錯過一點相關的信息。
和其他家屬一樣,姜輝拒絕了馬航提出的賠償,選擇和眾多家屬一樣,用自己的力量搜尋著親人的蹤跡。
母親的失蹤讓姜輝對飛機產(chǎn)生了極強的畏懼,但同樣是尋找母親的信念,讓他一次次地克服恐懼,搭上前往馬來西亞的飛機。
2018年11月,馬來西亞官方宣布即將結(jié)束調(diào)查后,姜輝特地前往吉隆坡,向馬航公司提出抗議,要求繼續(xù)追查事故的真相和人員下落,即使他的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母親失蹤后,姜輝將家里母親的照片全部收納起來,精心地放在母親的房間里,每次想起母親時,哥倆就會拿出照片,談論著過往的點滴,不知不覺間眼角已滿是淚水。
姜輝說,如果有一天事故真相查明了,他會和哥哥把照片拿出來,和母親做一個告別,也算是了了心中的念想吧。
馮先生的弟弟也是MH370上的乘客,飛機失事后,一檔名為《記錄》的節(jié)目對馮先生進行了專訪,在節(jié)目中他為我們講述了他弟弟的故事。
據(jù)他所說,弟弟自小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及早便輟學外出打工,年紀輕輕便已經(jīng)走遍全國各個省份,靠著做一些雜活零工維持生計。
后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他前往了新加坡打工,原本他以為這是一個能夠改變?nèi)松臋C會,但到了那里他才發(fā)現(xiàn)被朋友坑了一筆,而且身上的積蓄也幾盡花光,無奈之下坐上了回國的MH370航班。
馮先生對記者說,他這個弟弟雖然談不上優(yōu)秀,但心地很善良,對他人總是很熱情,他上飛機前還和家里發(fā)來消息,說自己回國后要回家休息一段時間,但沒想到再也沒有回來。
事發(fā)之后,馮先生每次想起弟弟的時候,都會拿起手機,打開弟弟的空間翻來覆去地看,他經(jīng)常一看就看到了深夜,還在日志中這樣寫到: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睡個好覺了,看來今晚也要折騰了。
馮先生告訴記者,弟弟失蹤時也不過20歲,正值美好的青春年華,卻葬送在了意外中,最開始家人得到飛機失聯(lián)的消息時,反而希望是劫機事故,因為這樣的話至少還有希望。
從那一天起,馮先生和父母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他說母親經(jīng)常會在半夜驚醒,嘴里喃喃自語,也聽不清說的什么,只能模模糊糊分辨出“回來了”幾個字。
對于為何選擇要一直堅持等下去,馮先生這樣說:其實我們心底都知道結(jié)果,但一旦我們選擇接受這個事實,那意味著他徹底地走了,我們一直等下去,至少讓我們有著一份念想,哪怕永遠也不會有結(jié)果……
同樣的事也發(fā)生在其他的遇難者家屬身上,其中不乏一些父母,在漫長的等待中耗盡了自己的生命,直到生命盡頭也沒能等到心中的那個答案。
2018年,一位名為李秀芝的遇難者家屬離去了,雖然在當時她的去世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但在MH370遇難者家屬的圈子里,這條消息卻刷爆了朋友圈。
李秀芝的女兒是MH370的遇難者之一,這對母女相依為命了二十多年,身為單親媽媽的她,硬是靠著自己的肩膀和雙手,含辛茹苦地將女兒養(yǎng)大成人,女兒也不負厚望,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高級翻譯人才。
事發(fā)前,女兒前往馬來西亞參加一場交流活動,回國時搭乘了MH370航班,不料遭遇變故。
原本按照她的計劃,這次回國后就和相戀多年的男友結(jié)婚,這也是母親這幾年的夙愿。
然而李秀芝再也看不到女兒身披婚紗的那一天了,女兒失聯(lián)后,李秀芝和眾多的家屬一樣,消沉了許久,最后毅然地做出了選擇,拒絕了賠償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自2014年3月起,李秀芝多次從老家趕往北京,因為她覺得在那里,會和女兒的距離更近一些。
4年的時間里,李秀芝從未有一天停止過對女兒的思念,她和馮先生的母親一樣,經(jīng)常會在深夜驚醒,每次驚醒時都會發(fā)呆許久,然后拿起擺在床頭的女兒照片,靜靜地注視著。
由于早年的操勞,李秀芝的身體條件很差,后來甚至疾病纏身,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依然親自前往調(diào)查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只為能夠聽到哪怕一絲的好消息,但每次都失望而歸。
最后一次去北京,是在去世前的一個月,當時的李秀芝已經(jīng)疾病纏身數(shù)年,但仍決意前往北京,參加馬來西亞政府在京進行的對遇難者家屬體溫的回答。
然而李秀芝最終還是沒能等到女兒,或者說她因太過思念女兒而親自去找她了,2018年年底,劉秀芝因病去世,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女,終于能夠在另一方天地里重逢,再也不分離……
同樣沒能等到親人的還有來自天津的一位家屬,徐京紅的母親劉鳳英失蹤后,她的父親因受到刺激而變得非常敏感,據(jù)她說,父親只要聽到或看到370這個數(shù)字,情緒都會變得異常激動。
徐京紅還對記者說,父親的性情較以往發(fā)生了大變,經(jīng)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變得激動,這些因為父親的年紀已經(jīng)接近7旬,身體條件也一天不如一天。
在失去老伴的3年后,徐京紅的父親于2017年底去世了,她說,父親去世時是70歲,但母親的歲數(shù)依舊還是65歲,只是不知這個數(shù)字會不會改變。
除了等待和關注訊息外,部分家屬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主動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尋找,哪怕是為了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線索,粟二友便是這其中的一位。
粟二友的兒子是MH370上的遇難者之一,自從兒子遇難后,這個年過六旬的父親完全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為了尋找兒子,粟二友開始了每個月前往北京的旅程。
在此之前,這個老人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邯鄲老家,但是為了兒子,他開始學習如何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購買火車票和如何使用智能手機,有鄰居給他建議,接受馬航提出的賠償,畢竟這個數(shù)字是粟二友幾輩子都賺不來的,兒子已逝,不妨選擇面對現(xiàn)實。
對此,粟二友毅然拒絕了,兒子便是他的一切,再多的金錢也不及兒子在他心中的分量。
從那以后,粟二友的生活完全變了個樣,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記錄兒子失蹤天數(shù)的筆記本上增添一個標記,幾年下來,這本筆記本上已經(jīng)滿是記錄,還有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跡,那是粟二友偶爾想對兒子說的話,通過文字來寄托心中的思念。
為了找到兒子的蹤跡,粟二友不惜和其他家屬一起,遠赴國外尋找,在聽聞MH370可能墜毀在馬達加斯加時,他和部分家屬一同踏上了前往那里的飛機,這也是粟二友平生為數(shù)不多的出國。
在馬達加斯加的雨林里,粟二友幻想著如果自己的兒子真的墜落在這里,該如何生存?為此他經(jīng)常去摘下樹上的野果吃,當同行的人問起不擔心中毒時,粟二友說:如果我的兒子真的漂到這里,肯定會吃這些野果,我先給他嘗嘗有沒有毒。
粟二友已經(jīng)不記得自己走過多少路程了,在5年的時間里,他為此花銷的路費已經(jīng)超過了2萬元,雖然一直沒有結(jié)果,但他表示自己會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或者自己離去的那天為止。
在MH370失聯(lián)的八年里,許多家屬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寄托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一位名為謝修萃的母親,會定期的將兒子的衣服取出清洗。
同時,謝修萃還開通了社交媒體,經(jīng)常拍攝一些照片發(fā)布在網(wǎng)絡上, 并配上文字,這樣的記錄,謝修萃一直進行了近8年。
失聯(lián)者的家屬自發(fā)組成了群聊,他們會在群里分享彼此的點滴,每逢3月8日,家屬們會相約在一起,共同舉行紀念活動,同時也在為失去的親人祈禱。
只有身處深淵之中,才能體會到它究竟是多么的可怕,我們作為旁觀者,無法切身實地的體會到家屬們的感覺,一位老父親曾經(jīng)在生日的當天這樣寫到:
63年前的今天,一個男孩啼哭著來到世界上,63年后的今天,這個男孩依舊在啼哭,因為他心愛的孩子不知身處何方。
短短的四十來個字,卻包含了一位父親說不完道不盡的思念和哀緒。
像這樣的家屬還有很多,我們無法將每一位家屬的故事都在此講述,但是有一點可以確信,那就是他們的那顆心,永遠在等待親人的歸來,正如一位家屬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的那樣:不間斷,不停止,不放棄,是我們的初心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