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運動品牌斐樂(FILA)異軍突起,在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等一眾品牌中,憑借著青春靚麗的設(shè)計風格,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走在了運動潮牌的前列,價格上也是居高不下。
很多人都知道,斐樂現(xiàn)在屬于國產(chǎn)運動品牌安踏的旗下,但是這家1911年就成立了的意大利品牌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么簡單。
1911年,意大利的斐樂兄弟,在阿爾卑斯上腳下的比耶拉,成立了斐樂家族紡織企業(yè),七十年代開始,斐樂開始涉足運動品牌,贊助了比約博格、維拉斯、古拉恭高利等網(wǎng)球大滿貫選手。
并連續(xù)22年成為了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的指定供應商,其后在滑雪、跑步等領(lǐng)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1997年在美國的銷售額就達到了6.87億美元,市值更是達到了15億美元。
2000年左右,斐樂試圖進入奢侈品領(lǐng)域,但是戰(zhàn)略失敗,逐漸沒落,2003年美國對沖基金瑟伯羅斯以3.51億美元的價格把斐樂從意大利收購了,但是并沒有遏制住虧損。
光2007年在美國市場就虧損的4200萬美元,但與之相對的,斐樂韓國一直表現(xiàn)不俗,年銷售額一直以30%的速度增長,2003年達到了3.67億美元,有趕超歐洲和美國的趨勢。
看到了母公司一蹶不振、毫無起色,韓國斐樂先是在2005年1.3億美元收購了意大利斐樂母公司手里的韓國斐樂的股權(quán),成為了向總部付費的獨立特許經(jīng)營公司。
2007年,斐樂韓國進一步以4億美元收購了斐樂總公司,至此,斐樂實際上成為了一家韓國公司。
也正是這一年,斐樂開始進軍中國市場,香港百麗集團以3.7億人民幣拿下了斐樂在中國的運營權(quán),但是因為經(jīng)營不善,2008年虧損了3218萬港幣。
于是,2009年,安踏用了3.32億從百麗手中收購了斐樂中國,獨立運營,但是每年都需要向斐樂韓國總公司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
在安踏的運營下,斐樂以時尚為切入點,打造高端運動品牌,2014年開始扭虧為盈,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2019年,斐樂為安踏貢獻了43.5%的營收,創(chuàng)造了40多億的利潤。
同比增長87.1%,占安踏全年86.9億利潤的46.2%,收購斐樂后,安踏的股價也暴漲了十幾倍,營收更是超過了李寧、特步、361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