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玉器表現的是一種文化的開始,一個使用者的身份,及對當時文化內涵的崇拜。
漢代,因為儒家道德學說從禮制上維護封建國家制度,漢武帝首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于是,以禮器、佩飾為主的儒家玉器體系,也因此得到了大力扶持。而當時國勢強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來往方便,玉材來源很豐富,漢代玉器便在繼承前朝琢玉精華的基礎上把中國古代玉器推到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高峰,并由此奠定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以至漢玉”一詞幾乎成了古代玉器精品的代稱。
從考古出土的比較有影響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東巨野昌邑哀王墓、江蘇徐州楚王墓、廣州南越王墓分析來看,漢代出土玉器范圍遍布全國,數量大而集中。漢代玉器特點有以下幾點:
1、器形上:出現罕見新型器物。如葬玉、玉印、辟邪、剛卯、翁仲、玉舞人、鋪首、玉劍具、高足杯、雞心佩等成為漢代玉器的典型代表,影響深遠。
喪葬玉是漢代玉器中較有特色的品種,主要有九竅玉(即一對眼蓋、一對鼻塞、一對耳塞、一片口含、一件***塞和一件生殖器蓋)、玉衣、玉璧、玉握豬等,其完善、齊全程度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
玉印比較流行,都是刻有文字,無論是隸書還是篆書,大多方起方收,一氣呵成,且轉折自然,方中富圓,線條筆畫同戰(zhàn)國有明顯的區(qū)別,不再是中間粗兩頭尖的柳葉形”了。漢印在千百年來對后人的影響深遠,清代印壇名師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之宗唐,字之宗晉”。事實上,漢印在形制與鈕式上的多樣,即字體的雕琢,章法的變化等方面已成為宗師,被歷代雕刻家公認為較早法門和楷模。
另外,尤能體現漢代玉器特色和工藝水平的是各種陳設玉,其雕琢精湛,構圖變幻莫測,設計新穎活潑,紋飾華麗卻不落俗套,整體形象充滿動勢和靈氣,充分顯示了漢代自由浪漫、雄渾豪放的時代風貌。作為裝飾玉類型的玉蟬、岡卯、司南佩、翁仲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這些發(fā)現,對漢代禮義制度和封建集權制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此不一一贅述。
2.材料上:和田白玉被大量使用。漢代玉器的原料主要為新疆玉、岫巖玉和部分藍田玉。漢代的佩飾及部分劍飾,用料大都為新疆的白玉,玉色渾噩蒼舊,古氣十足。和田玉也被大量用于玉衣制作上。1995年年底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讓世人贊嘆不已,報載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金縷玉衣”,由4000多塊玉片連綴而成,且均系和田玉,玉片晶瑩剔透,堪稱絕品。漢代貴族生活的奢侈,用玉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
3.雕工上:雕刻手法多樣,不乏精雕細琢之作。在漢代的玉器中,藝術價值較高的應屬于圓雕和高浮雕的陳設藝術品,往往這類作品玉質極好,琢磨精細,造型優(yōu)美,在中國的玉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漢代玉器出現了許多反映平常生活的題材,以玉雕牛、羊、鳥、龜、熊等為最常見,開始走向寫實,并一反平面雕刻,代之以立體圓雕。典型的如臥牛,絲絲入扣地刻畫出牛兒辛勤勞作后疲倦慵懶的神態(tài)。這種自然主義的寫實表現手法,特征化的傳神刻畫對后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4.技法上:簡練的雕刻技術。漢代玉器的品種、數量達到玉器史上靠前次頂峰,它的雕琢技術當然也有所改進,最突出的是漢八刀”和雙溝碾法(又稱游絲毛雕”)。明代謝堃《金玉瑣碎》提及只用八刀便刻成一個翁仲”,屬于象征性刻畫手法。這種表現手法常被人們稱之為漢八刀”,特別是以玉蟬、玉翁仲、玉豬為代表,這是漢代玉器雕刻技法的一大特色,反映漢代雕飾的簡潔明快。高濂《燕閑清賞箋》說:***琢磨,妙在雙鉤,碾法宛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勻、交接斷續(xù),儼若游絲白描,毫無滯跡。”這是贊賞漢代玉雕刀法精純流暢,在雙溝線紋飾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雙溝線紋飾并非漢代創(chuàng)造,戰(zhàn)國時期已有。漢八刀”雙溝碾法”只是從兩個方面體現了兩漢玉器紋飾的厚實、簡潔與流暢。
5.紋飾上:出現了異獸靈物圖紋。玉辟邪的制作首次出現在漢代。玉辟邪的出現一方面是受我國原有異獸神話的影響,另一方面,當時西域有許多關于異獸的傳說流入東方,西域一些動物也被帶到中原。另外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辟邪靈神)也經常在玉璧上出現。單獨的龍、鳳紋裝飾也常用在玉璧上。漢代玉器有比較多的紋飾,特點是很多的玉璧出廓,谷璧、蒲璧的外邊有加添螭龍、螭虎、臥蟬、雷云紋等裝飾,而且比較成功。玉璧除了出廓的特點外,還出現了吉祥語,如宜子孫”,這是玉璧雕刻技法上具有語言內涵的裝飾內容,首現于東漢。另有許多紋飾是繼承前代戰(zhàn)國時期,如卷云紋、谷紋、蒲紋,都是戰(zhàn)國較流行的,或單獨出現,或幾種紋飾混合出現。
漢代文化兼容并蓄,當時的玉器制作呈集中化發(fā)展趨勢,產生了為數不少的宮廷及民間玉作坊。諸多因素交合下,漢代玉器的品種和數量超過以往任何朝代,其工藝和藝術水平達到歷史最高,有的已達空前絕后之境界。故此漢代玉器極大多數具有相當的***與收藏價值。那么,對于收藏***來說,選擇哪個類別才是最適合自己***收藏的呢?這里按貴重程度簡單做一個排序,依次為圓雕類(如圓雕人和動物),生活容器類(如高足杯),陳設觀賞類(如玉蟬、岡卯、司南佩、翁仲等),佩飾類(如璧、璜、環(huán)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期人物類玉器如玉舞人、樂舞人、祭祀人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升值空間不可估量。高古玉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七分工三分質,與當時的政治、文化、經濟體制密切相關,其歷史文物價值遠高于明清玉器,其精美的雕刻工藝、紋飾也受大量專業(yè)收藏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