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時間
具體的,定期存款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
活期存款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天數÷360) 或 本金×(年利率÷360)×存款天數。
本金是用戶存到銀行里的錢。利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比本金的值,常以百分比表示,按日計算為日利率,按月計算為月利率,按年計算為年利率,銀行存款利率一般采用年利率。其中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基本以“對年”為準,一對年就是從存款日期開始到次年的同一存款日期。活期存款時間按每年360天計算,也就說存夠360天的活期就有一年的活期利息可以拿。
即,如果定期存款時間是一年兩年,計算時存期就直接填1或2;活期存款時間是十天二十天,采用第一種計算方式時需要把日折算成年,即乘上10/360或20/360。
以下舉例,某用戶在銀行存入10萬元人民幣,存的活期,活期利率0.3%,存了150天,150天后存款利息=100000×0.3%×(150÷360)=125元,或者100000×(0.3%÷360)×150=125元。后又在銀行存入10萬元人民幣的兩年期定期存款,定期利率2.25%,那么兩年后的存款利息=100000×2.25%×2=4500元。
需要注意,定期存款在約定期限前取出,則按照存款日到實際支取日的這段時間來計算活期利息,如果上面這個兩年期定期存款只存了150天就要全部提前支取,那么其可獲利息仍是125元。但是若只是部分支取,如支取5萬,則取出的這5萬元的存款利息按活期計算,留在定期的5萬元仍按定期計算。因此,用戶如果不需要著急用錢的話,盡量把定期存到期再取,以免造成一定的利息損失。
另外,如果用戶在進行定期存款時,期滿未取,事前簽訂自動轉存的,在到期之后會按照原有的存期再存一個定期,原定期利息會并入本金。沒有簽訂轉存的,到期后會轉為活期,供用戶自行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