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險車輛出險后,有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致電正在**保險理賠的車主,以核實信息支付理賠款的名義,要求車主提供銀行賬戶信息,騙取銀行賬戶信息后對卡內(nèi)資金實施盜取。昨天,鄞州警方對外通報了騙子借用微信支付保險理賠款騙取客戶信息實施詐騙的案件,有3個車主一個下午被騙1.6萬多元。
“保險公司”稱微信支付理賠車主中招莫名其妙被銀行扣款9月29日,臺風(fēng)“杜鵑”帶來強降雨,鄞州洞橋鎮(zhèn)不少車主的汽車泡在了水里。國慶期間,車主們紛紛向保險公司報案,請求保險公司理賠。在洞橋一家工廠上班的竺先生報了案后正在**保險索賠手續(xù)。10月6日下午3點多,竺先生接到了一個自稱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這名保險工作人員準(zhǔn)確說出了竺先生的車輛信息、個人基本信息以及幾天前汽車在奉化江口出險的事情。對方如此準(zhǔn)確地報出了這些信息,竺先生沒有懷疑對方的身份。對方告訴竺先生,他的保險理賠已審理結(jié)束,保險理賠款可以打給他了,讓他聯(lián)系保險公司辦公室的劉主任商談打款的事情。
竺先生掛了電話后,就撥打了這個保險工作人員提供的劉主任的電話。劉主任對竺先生說,現(xiàn)在,保險公司為了方便客戶收保險理賠款,推出了微信支付方式。請竺先生提供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卡號。他們將通過微信支付的方式把理賠款打給他。竺先生按照要求提供給了對方上述信息,之后,竺先生的手機收到微信支付的驗證碼。他將驗證碼告知了劉主任。接下來就發(fā)生了令竺先生意想不到的事。他接連收到了2條銀行扣款信息,一筆2500元,一筆1000元,共計損失3500元。
與此同時,另外兩名受害人鄭某(女,24歲,損失金額達12360元)與陳某某(男,45歲,損失金額達805元)也均在10月6日下午2點至5點,接到了騙子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對客戶進行支付理賠款的詐騙的電話。各保險公司有統(tǒng)一服務(wù)專線車主切勿輕信陌生電話并提供個人資料洞橋派出所民警分析此案后,發(fā)現(xiàn)這幾起詐騙案件有幾個共同特點:均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均能準(zhǔn)確說出受害人的個人基本信息以及汽車基本信息;均在電話中講到能給受害人理賠款;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套取受害人的銀行卡信息并要求受害人按照其要求進行操作。
不過,令民警不解的是,車主及其車輛的信息,騙子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民警表示,目前,他們正在調(diào)查這個案子。他們提醒廣大車主,如接到類似電話,請不要急于按其要求去做。掛斷電話后,向保險公司電話咨詢,了解具體情況。各保險公司都有全國統(tǒng)一公布的服務(wù)專線,也有相應(yīng)的保險理賠流程,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或到就近服務(wù)點咨詢等方式查看、求證,辨別真?zhèn)巍M瑫r,相關(guān)部門也應(yīng)采取措施加強客戶信息的保護,盡量避免信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