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里
因為知名博主“反褲衩立場”評論了《小學生看的動畫片,成年人看了都臉紅》,漫畫《***夢葉羅麗》引來了很多爭議。
《***夢葉羅麗8》張海報
打開豆瓣,《***夢葉羅麗》的口碑并不理想,只有4.4分。主頁和論壇更是慘被“**”。
豆瓣上的差評
這部漫畫的認知度有明顯的障礙。大人們可能對這部漫畫一無所知,但它卻在00后的孩子中變得一塌糊涂。今年4月,江蘇省消保委對動畫片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夢葉羅麗》在“你的孩子平時喜歡看哪些動畫片”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僅次于《熊出沒》和《小豬佩奇》。很多00后的孩子都看過這部動畫,對這部動畫的一系列衍生品非常癡迷。
調(diào)查結(jié)果“你的孩子平時喜歡看哪部動漫?”
《***夢葉羅麗》從2013年推出的靠前季到2020年推出的第八季,每季26集,共208集。全網(wǎng)總播放量突破170億次,多次在各大動漫頻道和少兒電視臺獲得全天收視靠前。同時在衍生品市場也受益匪淺,不僅有手作等周邊產(chǎn)品,還開發(fā)漫畫、有聲書、手游等。依托“葉”這一核心IP,公司年收入過億。也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盈利動漫公司,2020年凈利潤1679.8萬元。
如果動畫如評論家所說是“問題動畫”,那么它的受歡迎程度就成了問題。
看了幾季的《***夢葉羅麗》,筆者就很能理解為什么這部動畫片這么受小朋友歡迎了。它確實有問題,但也不是沒有缺點。
顯然,這是一部以兒童為目標受眾的動畫片。自然是它的造型,色彩,故事等。都是迎合低幼受眾的。成年人會認為它的造型粗糙,色彩艷麗程度很低,但從兒童的角度來看,紅、粉、黃、綠等飽和度極高的顏色,看起來鮮艷美麗,恰恰構(gòu)成了兒童對世界的基本感官,更容易***兒童的大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明亮的色調(diào)
世界觀的建構(gòu)上,《***夢葉羅麗》自成體系,通俗易懂,更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而且具有很強的奇幻色彩,各種打斗相當炫目,想象力豐富,對孩子來說也算是“引人入勝”了。
眼花繚亂的戰(zhàn)斗
在人間,有一個與人間平行的葉仙境。邪惡的女王曼多拉統(tǒng)治著這里。她認為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威脅到了葉的生存。她打算占領(lǐng)人類世界,奴役人類。葉莉的小仙女們不贊同邪惡女王的做法。他們認為人類會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覺悟。仙女施了一個封印咒語來阻止邪惡的皇后入侵人類世界。
邪惡的皇后被禁止進入人類世界。
與此同時,邪惡的皇后對仙女們下了詛咒,仙女們來到人間就會變成沒有生命的玩偶。仙女們反抗,只要在人類世界找到新的主人,締結(jié)契約,就可以重獲新生。
仙女們被邪惡的皇后詛咒,變成了沒有生命的玩偶。
之后漫畫的主線是幾個小仙女與人類訂立了契約,小仙女重獲新生,而幾個小學生因為小仙女得到了魔法,他們聯(lián)手對抗邪惡的女王。
學生與仙女簽訂合同。
這種世界觀包含了孩子最喜歡的元素之一,即“魔法”。這種神奇的工具,動物或者人類,在兒童漫畫中很常見。它們可以滿足孩子想要強大、無所不能、永遠陪伴的愿望,就像很多人希望自己的童年能有一個哆啦a夢一樣?!?**夢葉羅麗》年,五年級的幾個女生和男生和仙女訂了合同。他們受到仙女的祝福,有一個忠誠的
靈魂伙伴以及各種神奇的能力。普通女孩變身為性感蘿莉
也得公正說一句,《***夢葉羅麗》的整個框架和主線,還是努力地往“真善美”靠攏的。它強調(diào)的是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批評了人的貪婪、自私、妒忌等品質(zhì),褒揚了勤奮、努力、正義等品格,也極力謳歌了友誼。這讓它受到主流電視臺和不少家長的歡迎。
動畫片本意還是傳遞正面價值觀的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問題動畫”,它們起初的立意不能說不正確。只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常常是“播下龍種收獲跳蚤”。
這一弊病也存在于《***夢葉羅麗》,它有著幾個很刺眼的問題,甚至比《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物動畫要“嚴重”――畢竟該動畫片的主人公是小學生,給兒童觀眾的代入感會更直接,若有負面影響的話也會更大。
靠前個問題是,動畫片中的暴力元素。
這是國產(chǎn)兒童動畫里很普遍的問題,此前《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也屢次因為過度渲染暴力、游戲化暴力等問題遭到批評?!?**夢葉羅麗》里嚴重的倒不是打斗、關(guān)押、綁架、***戮這種肢體暴力,而是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言語上的軟性暴力。它集中表現(xiàn)在前期的大反派文茜,對女主人公王默的校園暴力上。
前期反派文茜
雖然是個小學生,但文茜性格自私虛偽狂妄,嫉妒心和報復心很強。因為瞧不起王默平凡的個性、平凡的家境,屢屢與王默作對。比如偷偷把自己手機藏王默書包,污蔑王默是小偷;看到喜歡的男生與王默走近,就霸凌王默;在班級集體舞上故意給王默使絆子,讓王默出丑……
文茜陰笑
雖然動畫片大方向還是“懲惡揚善”,作惡的文茜會自食惡果,但處理手法值得商榷。一方面,將成人世界的種種惡意付諸一個女孩身上,文茜這個人設(shè)本身就有問題。另一方面,王默對文茜欺凌的化解,不是找老師或者勇敢懟回去,而是依靠葉羅麗玩偶的魔法。這是變相在為動畫片推出的衍生品葉羅麗娃娃打廣告,不是教會兒童正確應對困境的方法和能力,而是讓他們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助長他們購買葉羅麗娃娃的欲望。
葉羅麗天貓旗艦店玩具娃娃售價不菲,銷售很火
這延伸出的是動畫片的第二個問題,它可能會向兒童灌輸一種不勞而獲、空想主義的意識,仿佛擁有一個葉羅麗娃娃,就能華麗變身,任何困境都迎刃而解。
像王默,學習一般,個性膽小,學習上也稱不上勤奮。有了葉羅麗娃娃后,她一下子擁有美貌、魔法和萬千寵愛。雖然她一再口口聲聲說不能依靠魔法要靠自己努力,但也只是口頭上說說,還是丟三落四,作業(yè)抄別人的,***……妥妥瑪麗蘇劇里的“傻白甜”。這種等待他人拯救他人來愛的意識,少點為妙。
葉羅麗娃娃時刻會幫助主人
《***夢葉羅麗》的第三個問題,也是它最嚴重的問題,是它濃墨重彩的“成人化”色彩。
波茲曼在著名的《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童年的“天真無邪”,是因為印刷術(shù)出現(xiàn)后,將兒童排除在暴力、犯罪、猥褻、性、疾病、死亡等兒童不宜了解的世界之外,但電視時代的到來,侵蝕了兒童和成人的分界線。與印刷文字相比,獲取電視信息不需要任何智力門檻,兒童不需要具備復雜的邏輯、精準的閱讀能力便可看懂電視節(jié)目中的內(nèi)容,而電視一股腦地向兒童呈現(xiàn)原本只屬于成人的秘密。
兒童與成人在語言行為、飲食習慣、休閑娛樂、需求欲望等諸多方面日趨同質(zhì)化,他們著裝成人化,舉手投足成人化,說話方式成人化。當羞恥的概念被沖淡,行為舉止的意義降低了,秘密消失了,童年也就不存在了。
人們原本是希望兒童動畫片“兒童”的前綴,能夠起到一個防護網(wǎng)的作用。現(xiàn)在看來,《***夢葉羅麗》非但沒有做到,反而將成人世界的一切過早地附加給兒童,讓她們提前“成人化”。
前文提到的文茜,就是行為舉止的成人化。電影中更比比皆是的,是兒童著裝的成人化。尤其鮮明體現(xiàn)在女孩變身后的樣子。她們一個一個腰細腿長、臉小鼻高、***,并總是身著性感的衣裙,五年級的小女孩完全是十幾歲成年蘿莉的身材容貌。這會否從小就給小女孩傳遞容貌焦慮、身材焦慮?讓她們自小就生活在他人的“凝視”目光下?
王默變身后
另外一個是需求欲望的成人化,很典型的體現(xiàn)是動畫片中CP亂燉,男女之間的互動戲碼復刻瑪麗蘇影視劇中的甜寵細節(jié),曖昧、親密,有時甚至帶有那么一點軟色***彩。并且多角CP也在激發(fā)人的妒忌、仇恨等情緒。這些會否給兒童的情感產(chǎn)生誤導?她們會否誤以為“戀愛大過天”?
一些動作頗為“曖昧”
情竇初開的感情很珍貴,需要呵護與正確引導,但外界因素挑逗煽動的過早成人化,就值得特別警惕了。
一直以來,時不時就會出現(xiàn)針對“問題動畫”的批評。因為缺乏相關(guān)標準,都是靠網(wǎng)友當“道德**”,發(fā)現(xiàn)一個揪出一個,治標不治本,有時批評風頭一過,便又“全身而退”了。
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已推行動畫分級制,基本是按照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按照不同年齡段進行劃分和細分。
像日本的動畫電影有四個等級,G:誰都可以看;PG12:12歲以下由監(jiān)護人陪同觀看;R15:15歲以下不讓看;R18:18歲以下不讓看。具體點說,PG12的標準是,12歲以下的人要有家長陪同才可觀看,劇情包含性、暴力、恐怖,以及兒童可能會模仿的不良行為的電影。R-15的標準是15歲以下禁止入場,劇情包含比較深度的性、暴力、恐怖、集團排擠以及青少年可能會模仿的不良行為的電影。雖然日本廣電行業(yè)沒有實行分級制,但有倫理審查組織,對成人向動畫片播出時間有嚴格限制。
日本動畫電影分級
兒童動畫的問題不在于“成人化”,而在于一些內(nèi)容不適合低幼觀眾。尷尬的是,年齡大一點的觀眾很可能就會嫌棄《***夢葉羅麗》的劇情太幼稚。這是由于我們采取的是全年齡審查機制,兒童需求主導動畫片創(chuàng)作,動畫片呈現(xiàn)出低幼化傾向,不同年齡、不同層次觀眾的審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今年3月份,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法(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二十三的相關(guān)規(guī)定,讓我們看到兒童電視節(jié)目的曙光。
家長不能將孩子直接丟給動畫片,陪伴和引導頗為關(guān)鍵。社會、家長、學校共同組成的防護網(wǎng),缺一不可。當然我們也知道,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或這樣的意識,學校和社會傳遞出的性別教育等也可能很“落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兒童的消逝成為趨勢。但無論如何,創(chuàng)作領(lǐng)域能夠做的,就是盡快確定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