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是一位著名而偉大的后印象派畫家,梵高油畫作品價值連城,尤其是其藝術價值與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梵高油畫作品對整個藝術領域都有著重大的作用與深遠的影響,是無價之寶。但是,你對梵高油畫作品欣賞過嗎?你對梵高油畫作品鑒賞過嗎?今天,愛藏網(wǎng)的小編就來給各位詳細介紹梵高油畫作品欣賞,一起來對梵高油畫作品鑒賞。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
一、《巴黎時期的自畫像》1887年44*37.5公分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梵高在巴黎明朗自由的氣氛中與走在時代尖端的印象派畫家交流,使他的藝術結出了豐碩的成果。這幅在巴黎時期的自畫像,是梵高注視著在巴黎成長的自己時,以新發(fā)現(xiàn)的獨特技法所畫的一幅杰作。與此同時,也能看出尚未習慣城市生活而非常疲勞的梵高,那種深刻憂郁的表情。
二、《割耳后的自畫像》1889年1月,畫布,油彩,51厘米X45厘米,私人收藏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梵高于割耳事件之后,曾畫過數(shù)張包著傷口的自畫像。這幅畫中橙紅綠三色產(chǎn)生活潑的色彩效果。叼著煙斗的梵高神情有些呆滯。裊裊白煙對畫面中因為色彩濃中而產(chǎn)生的壓迫感,有減輕的作用。
三、《自畫像》1889年9月畫布,油彩,65厘米X54厘米,巴黎奧塞美術館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這副是梵高最后一幅自畫像。背景使用灰藍色的連續(xù)曲線,產(chǎn)生如旋渦般的效果,畫中梵高身著與背景色調一致的服裝,木然的神情與變動的背景形成對比。而他的眼神,就如安東尼.阿得所說的,“能把一個人穿透”一般。
四、《日本情趣:花魁》1887年105*61公分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巴黎畫報”雜志在一八八六年日本特集的封面上刊載了英泉的《花魁》。梵高將復寫紙放在這幅畫上描輪廓,加寬外框,并以油彩描繪。這幅畫后來還出現(xiàn)在《唐基老爺》的背景中,可見梵高特別喜歡這幅畫。此外,與另一幅《日本情趣:梅花(模仿廣重)》相同,梵高在畫面周圍畫上竹子和睡蓮,而原作則沒有這些景色。
五、《鈴鼓咖啡屋的女人》1887年畫布,油彩,55.5厘米X46.5厘米,阿姆斯特丹國立梵高博物館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梵高用細致的筆觸將人物的表情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前景的筆觸及鮮明用色,與背景形成對比。整幅畫是梵高精心營造的結果,作法上與印象派的表現(xiàn)方法相左。
六、《唐吉老爹》1887--1888年,畫布,油彩,92厘米X75厘米,巴黎羅丹美術館。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該畫是梵高在巴黎時期的人像代表作。人物置于中央,構圖幾乎對稱。浮世繪圖畫形成復雜的背景,與前景人物相對照,同時由于畫面傾向平面化而產(chǎn)生前縮性的空間感。
七、《朗盧橋》1888年,畫布,油彩,54厘米X65厘米,歐特婁·克羅勒——米勒國立博物館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這幅畫可以說是梵高的色彩實驗,整張畫在三原色調的展現(xiàn)下,達到畫面平衡和諧的效果。光影的感覺在畫中不太明顯,全然以顏色為主導。
八、《收割中的田園風景》1888年,畫布,油彩,73厘米X92厘米,阿姆斯特丹國立梵高博物館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這幅畫采用較傳統(tǒng)的寫實風格,整個畫面籠罩在暖色調中。遠景的處理,使得畫面產(chǎn)生平遠的效果。
九、《播種者》1888年6月,畫布,油彩,54厘米X65厘米,歐特婁·克羅勒——米勒國立博物館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梵高使用了強烈黃藍對比色來表現(xiàn)夕陽下的麥田景觀。開闊的前景和緊實的背景,呈現(xiàn)出后退延伸的效果。農(nóng)夫的姿態(tài)和位置與地面上的土溝,形成上下動勢的平衡。
十、《阿爾地方的花園》1888年7月,畫布,油彩,95厘米X73厘米,私人收藏
梵高油畫作品欣賞:這幅畫可以說是梵高的又一色彩實驗。梵高簡化物體的構圖,直接將油彩點繪在畫布上,表現(xiàn)出花園五彩繽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