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也就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來解決勞動爭議。在發(fā)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決定通過申請勞動仲裁來維權時,對于勞動仲裁應該怎么進行呢?有些勞動者在申請勞動仲裁時還沒有**離職,此時,在勞動仲裁期間員工能要工資嗎?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答案,下文中將詳細為您揭曉。
一、勞動仲裁應該怎么進行
1、案件受理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時效內(nèi)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請求仲裁的書面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后一段時間內(nèi)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2、調查取證階段。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jù)和材料,查明爭議實施,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準備工作。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jù)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jù)等。
3、調解階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調解工作,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xié)議。對達成協(xié)議的仲裁庭還需制作仲裁調解書。
4、裁決階段。經(jīng)仲裁庭調解無效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失敗的,勞動爭議的處理便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要通過召開仲裁會議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經(jīng)過庭審調查、雙方辯論和陳述等過程,最后由仲裁員對爭議事實進行充分協(xié)商,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做出裁決。仲裁庭做出裁決后應制作調解裁決書。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向法院***。
5、調解或裁決的執(zhí)行階段。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書在法定***期滿后生效。生效后的調解或裁決,當事雙方都應該自覺執(zhí)行。
二、勞動仲裁期間員工能要工資嗎?
在勞動爭議仲裁期間,若勞動者有正常上班的(說明勞動關系存續(xù),且有正常上班),則勞動者有權要求支付工資。若勞動者沒有上班也未向用人單位請有薪假的,或已經(jīng)跟用人單位終止及解除勞動有關系的,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工資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
但是,若因企業(yè)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提起“要求恢復勞動關系”的仲裁或訴訟請求的,最終員工請求獲得支持的,仲裁或訴訟期間,公司應按照員工正常上班向其支付勞動爭議期間工資,比如懷孕員工被違法辭退,要求恢復勞動關系,獲得支持,則仲裁期間的工資需要支付。
若員工沒有提起這方面的請求,只是要求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的經(jīng)濟補償或賠償,則就不可以再要求支付仲裁期間的工資了。
也就是說,如果是企業(yè)的原因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員工可以有兩個仲裁訴訟請求選擇,一是選擇要求企業(yè)撤銷這個違法解除決定,恢復勞動關系,并支付仲裁期間的正常上班工資;二是選擇不要求恢復勞動關系,要求企業(yè)支付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經(jīng)濟補償或賠償。兩種選擇只能是二選一,不管怎么選擇,都是以最終的仲裁或法院判決為準。
綜上所述,仲裁期間要不要支付員工工資,關鍵看幾個條件:一是看勞動關系是否存續(xù);二是看員工有沒有提供正常勞動,如果兩個都是,那是毫無疑問要支付工資的;如果在仲裁期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已經(jīng)終止的當然是不能要求支付工資了,如果是企業(yè)單方解除導致勞動關系不存續(xù)的,那就要看員工個人訴求了,有訴求要恢復勞動關系被支持的,則仲裁期間是有工資的;沒這訴求而要解除勞動關系的補償或賠償?shù)?,也就不能再要求支付工資了。
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在因工資、工傷或者其他問題而與用人單位之間發(fā)生勞動爭議后,作為勞動者,您是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爭議,維護您自身的合法權益的。勞動仲裁的過程不復雜也不簡單,不管是仲裁中的哪個程序,您都不能大意。尤其是在舉證環(huán)節(jié),如果您提供的證據(jù)不足,您將很有可能敗訴。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建議您在申請勞動仲裁時能夠事先咨詢一下勞動爭議方面的專家律師的意見。